行测知识判断考试知识点范围非常广,一般包含政治、法律、经济、人文、地理、科技、生活等方面,需要小伙伴们长期不间断的积累。今天永岸公考(www.chinagwy.org)给大伙带来的知识有关考试知识点是“历代帝王(四)”。1、杨坚公元581年2月,北周静帝禅让于丞相杨坚,北周覆亡,隋文帝杨坚定国号为“隋”,定都大兴城。1、灭陈公元589年,隋朝灭掉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南北重归统一,结束了三国两晋南北朝割据纷乱的局面。2、三省六部制三省六部制是中国古时候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始于隋朝五省六曹制,确立于隋朝,健全于唐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三省指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3、开皇之治隋朝打造将来,隋文帝励精图治,崇尚节俭,进步生产,又攻灭了陈朝,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长期分裂的局面,达成了全国统一,同时在政治、经济等规范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创建了一个政治稳定、社会安定、百姓富足、文化兴盛的盛世,所以封建史学家称之为“开皇之治”。2、 杨广隋炀帝杨广,隋朝第二位皇帝,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嫡次子。公元604年,隋炀帝杨广即位并迁都洛阳, 以洛阳皇宫紫微城为正宫,大兴城为陪都。1、科举制科举制创立于隋朝,隋炀帝时期,始建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规范,是中国古时候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规范。因为使用分科取士的方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历程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方法。2、隋唐大运河隋唐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至涿郡,南至余杭。大业元年至六年,隋炀帝动用百余万百姓,疏浚之前海量王朝开凿留下的河道,修隋唐大运河。3、三征高句丽隋炀帝杨广在位期间,对高句丽进行的三次大规模征战,三次均为炀帝御驾亲征。3、李渊唐高祖李渊,字叔德,唐朝开国皇帝。李渊作为唐朝开国创业的军事统帅,沈谋多算、擅长决断,是既富远见、又善实行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也是中国封建制时期功业卓著的有为帝王。主演收获有晋阳起兵、打造唐朝;还抗击东突厥。4、李世民唐太宗李世民,唐朝第二位皇帝,杰出的政治家、策略家、军事家、诗人,开创了“贞观之治”。对外开疆拓土,攻灭东突厥与薛延陀,征服高昌、龟兹、吐谷浑,重创高句丽,设立安西四镇,各民族融洽相处,被北方各族人民尊称为“天可汗”。1、玄武门之变唐高祖武德九年,是当时秦王李世民在唐王朝的首都长安城太极宫的北宫门——玄武门附近发动的一次政变。此次政变两个月之后,唐高祖禅坐落于李世民。2、渭水之盟渭水之盟又称便桥之盟,指的是唐朝时期玄武门之变之后的唐太宗李世民与入侵的东突厥颉利、突利二可汗的结盟。3、贞观之治唐太宗时期,知人善用;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魏征等诤臣;并采取了一些以农为本,厉行节省,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健全科举规范等政策,致使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同时大力平定外患,尊重边族风俗,稳定边疆。唐太宗的年号为“贞观”,史称“贞观之治”。4、诗句赏析①、“一朝辞此地,四海遂为家”——李世民《过老房子二首》。②、“对此欢终宴,倾壶待希望”——李世民《除夜》。考试知识点:除夕。5、房谋杜断①、房玄龄唐朝时的开国宰相,贞观前,他帮助李世民经营四方,削平群雄,夺取皇位,贞观中,他辅佐太宗,总领百司,掌政务达20年。②、杜如晦李世民夺取政权、开创贞观之治中的主要谋臣之一,深受李世民的重用。5、李治唐高宗即李治,是唐朝第三位皇帝。唐高宗在即位之初,继续实行唐太宗制定的各项政治经济规范,李勣、长孙无忌、褚遂良一同辅政。其主要收获是,开创“永徽之治”,灭高句丽、西突厥等,唐朝版图达到极盛。高宗时期唐朝版图为最大,东起朝鲜半岛,西扩咸海,北包贝加尔湖,南至越南中部,保持了三十二年。1、永徽之治唐高宗故永徽年间,边陲安定,人口从贞观年间的不满三百万户,增加到380万户,致使天下大治,有贞观之遗风,史称“永徽之治”。2、诗句赏析“日宫开万仞,月殿耸千寻”——李治《谒大慈恩寺》。考试知识点:描写大雁塔之作。6、武则天武则天,名武曌,生于长安,中国历史上唯一得到常见承认和众人皆知的女皇帝,定洛阳为都,打造武周王朝,“万岁通天”是武则天称周帝后的年号。武则天在位时,基本上延续了“贞观之治”,并为后来的“开元盛世”打下了基础,故称“治宏贞观,政启开元”。1、首创殿试规范武则天载初元年2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科举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形成永制。2、神龙政变唐中宗发动了神龙政变,恢复唐朝,李显正式复位,复国号为唐。武则天过世后,以皇后身份入葬乾陵。7、李隆基唐玄宗即李隆基,是唐朝在位最长的皇帝。1、开元盛世唐玄宗在位44年,前期政治清明,励精图治,任用贤能,经济飞速进步,倡导文教,致使天下大治,唐朝进入全盛时期,并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盛的国家,史称“开元盛世”。2、安史之乱安史之乱发生于唐玄宗末年至代宗初年年间,是一场致使唐王朝由盛转衰的紧急内乱。由于发起反唐叛乱的指挥官以安禄山与史思明二人为主,因此事件被冠以安史之名。唐玄宗因安史之乱退位为太上皇。3、打造梨园唐玄宗曾召集歌舞艺人与宫女在梨园学艺,并时常亲自执槌击鼓演奏配乐。因而,后世均称戏曲艺人为“梨园兄弟”,李隆基也被觉得是梨园“祖师爷”。4、【扩充】①、《长生殿》清代洪昇的代表作,它在以往描写唐玄宗李隆基、杨贵妃爱情故事文学作品和历史文献记载的基础上,经过进一步的提炼、加工,丰富和进步了这个故事的主题。②、《长恨歌》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长篇叙事诗。全诗形象地叙述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的爱情悲剧。配套考试试题1.(单选题)唐太宗知人善任、广开言路、虚心纳谏、重用诤臣,并采取了一系列以农为本、厉行节省、休养生息、文教复兴、健全科举规范的政策,致使社会出现了安定的局面,史称。A."文景之治"B."开皇之治"C."贞观之治"D."开元盛世"分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错误。文景之治是指西汉汉文帝汉景帝时期的治世局面。B项错误。开皇之治是指隋文帝杨坚时期的治世局面。C项正确。贞观之治对应唐太宗李世民统治时期。D项错误。开元盛世对应唐玄宗李隆基统治时期。故正确答案为C。2.(单选题)下列历史事件与宋太祖赵匡胤无关的是。A.杯酒释兵权B.陈桥兵变C.烛影斧声之谜D.靖康之变分析:本题考查人文历史。A项正确,"杯酒释兵权"是指北宋乾德年间,宋太祖赵匡胤为了加大中央集权,防止下属将领也被迫"黄袍加身",起兵篡夺新生政权,通过酒宴方法,威胁利诱,需要高级将领交出兵权的历史事件。B项正确,"陈桥兵变"是指赵匡胤发动的取代后周,打造宋朝的兵变事件。C项正确,"烛影斧声"是指赵匡胤召其弟弟赵光义议事,期间有人遥见烛光下人影闪动,又听见太祖引柱斧戳地。后宋太祖赵匡胤暴毙,宋太宗赵光义即位。D项错误,"靖康之变"是指北宋靖康二年,金人南下攻取北宋首都东京,掳走徽、钦二帝,致使北宋灭亡的历史事件。本题为选非题,故正确答案为D。
免费学习资源(关注可获得最新开课信息)

线下班:2026年国家公务员考试/江苏考笔试课程满足复习各阶段的课程需要

公务员面试系统课(申倩主讲 结构化面试通用)20万+播放 全国通用

2025年系统课 申论31讲(申倩主讲)10万+播放 领取讲义

2025年系统课 行测(50集全)20万+播放 考试知识点全方位

最新申论考试真题合集(国家公务员考试江苏浙江山东)试题见评论区 免费领取

大全一些面试的热门,面试用得上40万+播放 考试知识点全方位

行测刷题课(2025年新版、全国通用)15万+播放 考试知识点梳理

判断推理《行测》系统课(2025年新版 全国通用)60万+播放 考试知识点全方位
